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以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锚定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目标配资交流,聚焦美丽圩镇建设、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提质等多个版块,大力引导建筑业企业以专业力量赋能区镇村建设。
珠海市建筑业企业积极响应、全面参与,以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助力城乡面貌提升、海岛改造升级和古建活化利用,书写下一幅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的生动画卷。截至2025年8月,已促成全市81家建筑业企业与区镇结对,确定143个帮扶项目,覆盖全市14个镇,帮扶金额1.12亿元。
▲珠海首个产业配套服务+乡村休闲商旅综合体 格创·龙蟠坊项目 受访者供图
在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进程中,中建二局、中建三局、建星集团、建安集团、格力海岛投资公司、华发海岛公司等一众建筑业企业主动担当,将自身技术、人才、资金优势与“百千万工程”实施深度融合,全力打出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组合拳”。
展开剩余88%珠海“百千万工程”的特色在海岛。东澳岛作为全市首个整体开发的海岛,在格力海岛投资公司的助力下,建设了夕阳驿站至阿丽拉酒店段的森林防火通道。格力海岛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江龙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1800万元,不仅完善了森林防火体系,也形成了一条生态与功能兼备的廊道。
▲东澳岛上正在兴建的森林防火通道效果图 受访者供图
桂山岛也迎来全面提升。华发海岛公司完成了客运码头风雨连廊、滨海大道“4改2”优化、海鲜街改造等重点项目。风雨连廊强化了登岛门户的整体性,滨海大道优化为双车道并增设慢行彩道,显著提升游客体验和度假氛围。
“客运码头风雨连廊采用道路与广场一体化设计,强化了该区域登岛门户的整体性和开阔印象;滨海大道则从4车道优化为双车道,两侧新增慢行彩道,更添度假氛围与海岛风情”,华发海岛公司桂山岛项目负责人罗鹏倬表示。这些项目进一步完善了珠海海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丰富岛上旅游业态,提升整岛风貌。
▲珠海桂山岛滨海大道 受访者供图
在助力海岛民生项目方面,建筑企业的帮扶同样不遗余力。在格力集团统筹部署下,建安集团在桂山镇相继推进危险边坡整治工程、平安路至长梯巷乡村振兴示范段建设工程等项目,以危险边坡整治工程为例,重点对桂山村和桂海村的16处危险路段原挡土墙进行加固,并为泥土松动的隐患路段新砌挡土墙围护。
在施工过程中,建安集团详细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将边坡治理与周边景观有机融合,在有效消除危险边坡安全隐患的同时,最大限度维护原有生态环境,强化坡面抗冲刷能力,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线。
▲珠海桂山村前后对比 受访者供图
除了维护升级,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桂山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也于2024年底开工,该项目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包括4栋最高为6层的住宅,建成后可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310套,同时还配套活动用房、社区用房、物业管理用房、设备用房等设施,将极大地改善桂山岛务工就业人员的居住条件,为桂山岛打造“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打下坚实基础。
在建筑业企业的助力下,变化不仅发生在海岛,更悄然遍布珠海大地。走入斗门乾务镇的格创·龙蟠坊,各色商铺林立,超市、书店、餐饮等业态一应俱全。作为珠海首个“产业配套服务+乡村休闲商旅”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
▲格创·龙蟠坊项目内部图片 受访者供图
对于乾务镇和夏村而言,格创·龙蟠坊项目可谓是“量身定制”。乾务镇是产业强镇,却长期缺少优质的商业综合体,经过细致的走访调研后发现,夏村外来人口较多,且地处珠海边缘地带,产业发展条件薄弱,基本不具备城区更新改造条件。为此,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格创·龙蟠坊创新采用了“村集体提供土地,国企建设运营管理;期间持续支付土地合作金,期满无偿返还物业资产”模式,由夏村出地、格力集团出钱,村企优势互补共同为区域效益提升出力。
该项目由珠海建安集团规划建设,分为休闲娱乐广场、邻里商业中心和生活空间三大板块,不仅完善了周边配套,还提升了土地价值,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村村有物业”、集体有“造血”。负责项目规划建设的珠海建安集团副总经理钟国华表示,该模式可创造近200个就业岗位和自主创业机会,帮助村民每年每人增收至少5000元。
▲格创·龙蟠坊项目前后对比 受访者供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建筑业企业对西部镇村的帮扶,既体现在重点项目的突破上,也渗透在细微处的民生改善中。乡村实现“旧貌换新颜”,同样离不开建筑业企业助力推进的农房改造提升工作。红旗镇沙脊村,一栋栋农房的外立面告别了老旧斑驳,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中建二局结对帮扶红旗镇的成果之一。
▲沙脊村农房改造前后对比 受访者供图
“通过前期走访,团队制定了融合乡村肌理与人文特色的设计方案”,中建二局红旗镇“百千万工程”项目经理马凯介绍。团队以“米黄+橘褐”色系为基调,对农房风貌、一河两岸、道路等进行了升级改造,用持续焕新的城乡风貌,展现高质量发展的“颜值担当”。
在施工细节方面,中建二局对墙体进行了11道工序的处理,不仅保证了墙面平整度,还有效减少后期墙面起砂、空鼓、开裂等风险。最终,该公司完成36间农房、98户庭院改造,建设“四小园”50个,村容村貌从“杂乱陈旧”变为“整洁雅致”,村民幸福感大幅提升。
推进“百千万工程”,既要求新求变,也需留住乡愁。修复并活化利用古建,既彰显着建筑业企业的专业素养,也体现出因地制宜为村落描摹新颜的匠心巧思。
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内有一间清代百年老屋,因镇上每年在此举办容国团乒乓球纪念赛,被命名为“容国团乒乓球社”。百年的风雨侵蚀让“国团社”出现结构老化、内饰脱落等问题,即便简单修缮也难以为继。2024年5月,广东建星建造集团有限公司得知此事后,决定出资捐建“国团社”修缮提升工程。
▲“国团社”修复前后对比 受访者供图
项目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石作、木作和瓦作等老构件,重点修复建筑外墙、旧式砖瓦房、瓦屋面。建星集团总裁刘小晖介绍,“国团社”所用的檩条、青砖等,目前建材市场上很难找到同类型、同时期原材,为此,施工团队经过多方走访,在多位热心村民捐赠下,收集到了历史同时期的老旧建材用于修复。
“国团社”的更新,不仅是换上了“新衣”, 更让古建真正“活”了起来,成为了镇上又一网红打卡点,这一项目也成功入选2024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项目案例。
同样获得表彰的还有红旗糖厂区域示范主街项目,主要包括将原有的红旗糖厂改造为文创地标,并对周边进行环境美化。中建二局项目经理马凯表示,项目施工中面临部分建筑产权复杂和电力迁改存在分歧两大难题。经各方多次协调会商,中建二局的设计与施工团队创新采用架空线路方案,兼顾了各方诉求,最终完成了红旗糖厂牌坊、街角公园、口袋公园、新建1公里人行道,750平方米河堤绿化及历史元素修复工程。
▲红旗糖厂 李旭/摄
建筑业企业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共同推动城镇建设提档升级,正是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凝聚社会合力的生动缩影。为推动企业参与公益建设从“一时热”迈向“长久暖”的新航道,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创新帮扶模式,印发《珠海市建筑业企业助力农房风貌提升工作方案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建筑业企业助力帮扶“百千万工程”公益性项目全流程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构建起“微利+公益”帮扶机制,推动企业帮扶从“走访动员”向“引导承诺”转型,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推进。自《实施细则》印发以来,已引导4个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中标建筑业企业主动承诺帮扶农房风貌提升、美丽圩镇建设等任务,帮扶金额1350万元。
建筑业企业的参与,不仅是项目建造,更是以技术和资金为依托,为区域发展赋能。随着越来越多建筑业企业的加入,珠海“百千万工程”建设也从“点上开花”迈向“面上结果”,一幅城乡融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建设新图景,正加速铺展在眼前。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配资交流
发布于:北京市伍伍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